新场镇石笋中心小学至今已有88年办学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学校秉着“发展为本,走进和谐”的办学理念,以德立校、依法治校,倡导“谨踏实,耐心创新”的教风和勤奋好学,善思创优的学风。 学校现有小学高级教师39人,中青年教师大专毕业率达到100%,并有几十人正在参加本科的进修。教师结构层次合理,中青年教师占总人数的75%以上。学校为拓展学生英语能力,开设英语兴趣班,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还从外省市引进了英语六级教师。 学校以语、数、英等基础学科为突破口,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曾获得“区文明单位”、“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市绿化学校”、“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全国雏鹰大队”、等荣誉称号。
小区里的一所小学
这是上海市区现存的唯一一家民办小学了,学生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
之前都没有想到在现在这么时代化的广场高楼下还隐藏着这么一所略显得不太合调的学校,但是在市区内由于唯一,也是声名远播。第一次去的时候的时候,在手机地图的引导下,还是差点错过,就在从江夏桥过去方向的和风创意广场第一幢楼的脚下,从快餐店边上的小巷进去就能看到已经有些破旧的牌子。
看过这里的课表,相对于其它学校,这里开始得没那么早,下午也会在5点左右清校,中午午饭的点也稍微早一些,上午三节课后11点就是午饭,中午的时候老师一般也会讲解下作业、试卷。
学校看上去确实是民办的味道,教室显得破旧而简陋,连桌椅也缺乏亮堂的感觉,倒是有一大群活泼的学生,也不都是外地人,外来务工人员为主,问了问,也有个别的宁波和周边的。
现在学校还有五、六两个年级,接下来如果没有很多的生源,在校生应该会逐渐减少,然后这个学校就会不在这里了,是没有了还是搬去鄞州,这个就不知道了。
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近些年已经保持基本稳定,也就是说外来务工人员需要的教育资源也相对稳定,而现在市区的民办学校也是越来越少,基本都是公办或者民办公助的模式,民办学校也依照地域的特性而主要分布在周边区域,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平衡教育资源,正是推动美丽宁波建设的关键一步。